天韵餐饮
专注经营改善全国大中小型食堂伙食
客服热线
021-37628883
网站首页
企业介绍
企业文化
组织架构
资质荣誉
招贤纳士
服务项目
食堂承包
食材配送
中央厨房设计
厨具、餐具批发
食堂管理
回收管理
采购管理
验收管理
储存管理
食品安全
卫生管理
合作案例
合作企业
现场展示
菜品展示
健康饮食
健康饮食
跟我学厨
营养课堂
新闻动态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招标信息
媒体发布
联系我们
揭开“酵素”的神秘面纱
来源:
|
作者:
露水
|
发布时间:
2019-05-15
|
867
次浏览
|
分享到:
“酵素”=“水果泡菜”+“低度甜味水果酒”
“酵素”是个日语词汇,先被引进台湾,辗转进入大陆。范志红老师在其个人 微信中指出,日本人把酶叫做酵素,中国人听了觉得比较时髦,比较唬人。所以很多保健品喜欢用这个词汇。其实目前流行的所谓“酵素”类产品是糖和水果进行发酵之后的产品,大白话说就是“水果泡菜”加上“低度甜味水果酒”的混合物。其中有糖分,有多种有机酸,有酒精等成分,也有少量维生素。而目前市面上的酵素产品有些是粉末状、片剂、有些是酵素原液。但无论如何,它们和酶已经不是一回事了。
喝
“酵素”能减肥吗?仅仅是奢望
范志红老师说:“如果确实是自制的发酵产品,含有一些有机酸和发酵产生的维生素,对改善消化吸收可能有点好处,就像吃乳酸菌发酵的泡菜、喝酵母菌发酵的醪糟,多少有益于消化吸收。但是说正常吃三餐饭的情况下,只靠喝点(或者吃点)甜味的‘酵素’产品就能减肥,就有点奢望了。而有些酵素产品还宣传能治疗糖尿病,更是不靠谱。”
同时,范志红老师提醒网友,一味的靠酵素来补充身体所需,营养会不全面,蛋白质也会严重缺乏,微量元素也不够,长期只食用它,会让人体质严重下降。决不能每天以这种发酵液为生,也不能三餐饭菜吃得很少,靠大杯喝这种酵素来“养生”。即便三餐正常吃饭之外喝这种自制的“水果酵素”,也最好每天不超过半杯。
自制“酵素”有安全风险
笔者发现,除了在市场上热卖的各类酵素产品之外,还有不少“达人”热衷于自制酵素。网络上还流传着自制酵素的方法,大多是用水果来制作,然后按一层原料一层糖的顺序码放,最后在上面放一层柠檬片(一个柠檬去皮去籽切片),码放完食品与糖后和瓶口保持4厘米的距离。将瓶口用保鲜膜覆盖住,然后加盖,隔绝外界空气。放置在15℃-20℃阴凉处约2-3周,把渣滤掉,剩下的液汁即酵素,放在冰箱中冷藏。
自制酵素的流程大致为:果蔬切片→加糖→密封→阴凉处放置→过滤→冷藏。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作用的酵素实为果蔬中的酶以及自带的微生物。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人员,营养与食品安全硕士阮光锋也特别指出:“由于自制水果酵素的发酵过程相对复杂,卫生条件要求较高,家庭自制很难达标,加上自制酵素过程中产生菌群和酶的种类复杂,极易滋生霉菌,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如喝到已受污染的酵素只会对人体有害无益。”在提倡少吃泡菜和腌菜的今天,反而追捧换汤不换药的“酵素”,这是倒退还是进步?一看便知。
上一篇:
一个洗碗习惯等于培养细菌 教你正确的洗碗步骤
下一篇:
每天喝两杯咖啡能多活2年,浅谈咖啡与各种疾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