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韵餐饮

专注经营改善全国大中小型食堂伙食

客服热线

021-37628883

在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现状下如何做好高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
来源: | 作者:露水 | 发布时间: 2020-10-20 | 457 次浏览 | 分享到: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进,高校食堂管理发生了变化。但是,食品安全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也要及时完善。否则,会造成一些食品安全事故,直接影响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如何完善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保证食堂食品安全,也是高校后勤社会改革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校后勤社会化食堂食品安全管理食堂承包

   1、 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客观要求,减轻高校负担,增强高校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高校学生食堂不单纯是经营性的,既有服务性又有保障性,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已成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食堂为学生提供一日三餐。食品安全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正常学习和生活。从当前高校食品安全事故的影响来看,更关系到学校乃至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如何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提高高校食堂食品安全水平,保障学生健康安全,维护学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是高校后勤社会化面临的直接问题,这是提高高校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课题。

   2、 高校食堂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管理体制不健全。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高校食堂管理工作采取了新的模式。一些高校领导和相应的管理部门没有与时俱进,转变观念,重视食品安全管理。而且,相应的管理部门缺乏应对新变化的管理能力,没有建立健全有效的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机制,缺乏相应的食品安全预警和应急措施。食堂管理分工不清,职责不清。管理水平不提高,监测措施不到位,对食堂食品安全隐患重视不够。


   (2) 没有扶持政策,也没有太少的发展投入。一些高校在食堂管理中采取招标、承包、租赁等方式。一些高校领导及其相应的管理部门在思想认识上出现了偏差。他们把食堂食品安全的责任完全推给了食堂经营者,减少了对食堂软硬件建设的投入,没有采取配套政策,食堂卫生条件、工作设施、就餐环境和食具没有得到改善。

   (3) 一些食堂经营者由于管理理念不到位,食品安全意识淡薄。特别是一些高校采取合同租赁的时候,一些经营者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为了降低成本,愿意购买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原材料,对直接用于食品的容器、设备、工具等采取简单易行的措施。他们缺乏消毒等专业仪器,即使购买,也无所事事;管理松散混乱,不使用食品,忽视食品安全隐患;用人不合格、不健康的人员,“无证、无坚不摧”现象更加严重;相关从业人员健康意识差,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不按照相关规范和安全操作,忽视食品安全,导致食品安全风险加大。

   (4) 惩罚不力。由于学校管理的特殊性,公安、工商、质检、卫生等政府行政部门在监督管理中往往引导多,惩罚少。有时即使实施处罚,也往往因行政干预而难以实施,造成卫生监督检查效率低下、重复劳动。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忽视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管理,事故防范意识淡薄,在学校评估中往往重成绩轻隐患,不负责本区域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3、 完善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措施

   (1) 要建立严格的大学生食堂管理准入制度,强化经营者的食品安全责任。高校要建立规范、严格、透明的高校学生食堂管理准入制度,实行严格的公开招标制度,防止部分不合格经营者通过不正当途径获取高校食堂管理权。全面审查投标人的资质,包括经营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资金能力、资质和信誉,以及相关人员的情况,特别是健康卫生情况。与中标人签订合同时,应明确食堂卫生条件、工作设施、就餐环境、食品用具、食品质量等标准,经营者在食品安全方面的保证和应急措施,相关责任、义务和处罚。通过严格控制准入制度,吸纳管理水平高、技术水平高、资金能力强、在社会上具有良好资质和信誉的经营者,从源头上控制食堂食品安全风险。

   (2) 明确职责,定期和不定期进行监督管理。高校要明确餐饮、保安、医院等相关组织和部门的职责,形成分工明确、管理严密的机制。这些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对食堂食品安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管理和监督,《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和《学校食堂、集体用餐管理规定》。对食堂食品从采购、运输、验收、生产等各个环节进行监控,防范食品安全风险。主要管理和监督工作包括:一是要求经营者提供原材料供应商的相关信息,明确供应商的资质标准。通过依托工商、质检、卫生等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并自行走访这些供应商,可以了解供应商的资质和原材料的安全卫生状况,从源头上控制食品安全风险,我们需要食堂相关人员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特别是健康卫生证明。加强对食堂员工的管理和监督,要求食堂员工按照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学校食堂员工在职健康知识培训的要求,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在职健康知识培训。提高操作人员及其员工的安全健康意识。定期或不定期对食堂的卫生条件、工作设施、就餐环境和食具进行检查,确保食堂日常经营的规范、规范和卫生。加强食堂等易发生安全事故场所的安全保卫工作,禁止相关岗位工作人员进入食堂食品加工操作室和食品原料储存室,严防中毒,确保学生膳食安全健康。

   (3) 加强宣传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食品卫生安全知识。高校食堂发生食品安全事故,不仅是经营者的过错,也是大学生健康意识淡薄造成的。因此,高校应发挥自身办学优势,将食品卫生纳入学生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健康教育课程、专题讲座、课堂活动、广播、电视、网络、板报、宣传窗口、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向师生宣传普及健康预防知识和食物中毒预防知识。要培养学生的健康饮食习惯,不买无证、无证摊贩在街头和校园周边销售的各种食品,不吃来历不明的可疑食品,增强师生食品卫生的安全意识和防病能力。

   (4) 建立预防学校食物中毒事故的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高校要提前对可能出现的食品安全风险或事故进行分析评估,制定相应的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与公安、工商、质检、卫生等政府部门和医院保持密切联系。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风险或事故,高校可以以最快的反应和最有效的行动化解风险,处理事故,减少风险事故的蔓延和影响,保障大学生人身安全,维护高校和社会的稳定。